Archicad + D5:刷新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思考范式

在建筑设计领域,数字化工具正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软件辅助下的建筑设计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一个建模的过程,而是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尤其是在大型公共建筑设计越发追求效率和质量的当下,新的工作方式也在深刻地影响着设计思维的变革,很多传统方式未曾看到、无法发现的问题和解法,在设计工作流的更新中已然呈现。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孙一民工作室 建筑师 彭帆,与我们分享了他在大型公建项目设计工作中使用Archicad+D5工作流,探索全新工作方式的感悟和思考。

中南大学新校区体育馆,设计于2016年,总建筑面积约2.8万㎡

获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二等奖

以上视频为评奖阶段使用D5测试及复刻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孙一民工作室

优秀基因整合,重塑3D+可视化设计工作流

体育建筑设计是彭帆所在的孙一民工作室团队最为擅长的领域,他们设计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自2008年入职起,彭帆就开始使用Archicad作为其设计工作的主要工具,完成了靖江滨江新城中小学、太原大学、江门滨江体育中心、中南大学体育馆等实际项目。

长期以来,团队一直采用BIM的方式进行建筑设计,在设计的任何阶段都有一个即时更新的模型,但是如何把模型更好地向业主及协同单位展示表达,一直是一个困难点:交付给效果图公司进行渲染表达,会导致项目成本飙升,也无法实现BIM模型无死角的展示;建筑师自己使用渲染器进行渲染,又需要学习大量专业的渲染知识,不利于聚焦设计本身。 

设计团队对于渲染器的测试与探索,从未停止过。团队陆续使用了Lumion、 TW、Enscape和D5等,试图寻找最合适的渲染工具。在此过程中基本排除了内置型的引擎。因为内置引擎会导致场景资产在设计BIM设计软件中占用大量空间及资源,影响平时的运行速度,给整个项目的模型文件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负担。因此,大型公建项目的渲染场景必须与模型文件分离。

考虑到资产管理、模式、上手难度、成果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团队最终选择了D5作为配合Archicad的即时渲染引擎,逐步填补了三维设计的最后一块拼图,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流程。

D5渲染器能够与Archicad中的模型实时同步,而场景又是独立的,不会占用结构设计方面的资源和工作量,非常适合在项目文件非常大的情况下,单独做场景的推敲和管理。将Archicad中的模型、材质、场景同步至D5中,进行灯光布置环境与后期调整材质调节,使用素材库丰富场景,最后进行静帧、全景图或画输出,从而帮助设计师将自己的创意更直观地落地于整体方案中。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体育馆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孙一民工作室

如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体育馆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58万㎡,是学校的3大重点建筑之一。体育馆用地紧张,需求丰富多样,馆内包括篮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游泳馆、健身馆、武术瑜伽、体育场看台等多种功能,对设计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体育馆结构模型、篮球馆、网球-游泳-乒乓球馆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孙一民工作室

该体育馆使用Archicad进行设计,在渲染方面,团队测试了Lumion、TW、Enscape等,D5渲染器在对比阶段采用2.4版进行测试,后来D5渲染器2.5版更新之后就没有再犹豫,该项目在设计阶段的后期,在座椅配色、成果展示等方面都频繁地使用了D5进行渲染。

整个设计过程需要不定时地与校方进行交流沟通,每次沟通都是使用三维模型进行交流沟通,让非专业的业主能够更直观理解设计意图,并即时给予反馈,从而大幅度提高沟通交流效率。

我觉得是多个优秀工具选择的转变带来了更好的工作流。Archicad和D5双方都有很强大的基因,Archicad是一个全三维的设计工具,它本身就是一个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再加上D5渲染器在可视化方面的加持,让我们的设计所见即所得,既有图纸也有模型,同时还有更擅表达的渲染图和动画。有时候一个项目从发标到招标仅有一星期左右的时间间隔,Archicad+D5的工作流程非常流畅,这也是我们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方式的一种成功实践。

聚焦设计核心,寻求大型公建更优解

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孙一民工作室一直提倡技术理性,尤其是与城市形象和民生功能息息相关的大型公共建筑,坚持追求建筑形式美的前提是不能忽略技术的合理使用以及功能的合理规划,这种理念一直贯穿于团队的所有设计项目中。

在大型项目中,D5渲染器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加专注于设计本身核心创意的清晰表达,非核心部分以更快的方式呈现,从而极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升设计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方案汇报过程中的经济成本。

广州市荔湾区中山八路交通换乘枢纽综合开发项目效果图绘制于2017年,非D5渲染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孙一民工作室

以广州市荔湾区中山八路交通换乘枢纽为例,该项目在原中山八路公交站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总建筑面积约70494㎡,其中地上 40691.5㎡,地下29802.8㎡,是一个集商业开发、地铁衔接、公交站场、社区服务中心、派出所、办公、立体停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综合体。该项目的特点是功能复杂,出入口流线关系复杂。项目位于广州老城区,建设用地形状也呈三角形,并且与地铁11号线中山八路站合建,设计难度非常大。因此彭帆团队在设计上采用Archicad这样的BIM软件进行全过程图模一致的工作方式,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广州市荔湾区中山八路交通换乘枢纽D5直出外立面效果图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孙一民工作室

该项目立项很早,设计过程也拉得很长,虽然方案设计阶段没有使用D5渲染器,但是在后期的内装泛光照明、景观布置等方面的定案D5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该项目也是团队真正意义上完全采用D5渲染器辅助设计全过程的工作模式。

广州市荔湾区中山八路交通换乘枢纽D5直出室内效果图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孙一民工作室

D5渲染器作为Archicad的配套渲染工具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释放。例如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在Archicad模型中完成了设计工作后,通过D5的联动插件很快获得一个接近真实的渲染模型。另外,在主体专业完成后,还进行了室内装修、景观环境的方案汇报,这种工作流能够让设计师在完全准确的前置条件下进行设计,并且无死角地呈现给业主,让业主全方位看到设计成果的样子,进行精准决策,避免决策的反复变化。

广州市荔湾区中山八路交通换乘枢纽D5直出景观效果图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孙一民工作室

像交通枢纽或者体育场馆,室内部分的设计并没有那么多精细化的表现需求,但实际上在向业主汇报方案的过程中又需要呈现一定的效果内容,而且时间节点也比较多,这种不需要很精细的节点效果图再请效果图公司去做成本就太高了,直接找一个室内设计团队介入也不太现实。这时候D5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可以很简单地把Archicad里的模型用D5渲染一些场景,加一些材质和颜色,就能够快速渲染出一些让项目负责人和业主都比较满意的效果图。此外还有很多景观、灯光、泛光等,我们都会在D5中去做一些相应的管理。”

文件合而不同,构建团队协作新路径

建筑项目的规模越大,内容越复杂,设计团队的分工和协作就就越多,如果同时包含建筑、室内、景观……跨部门协作也是极为常见的。而不同团队、不同成员之间,日常习惯使用的工具也不尽相同。

在彭帆的团队中,除了Archicad之外,也同时有使用SketchUp、Rhino等不同建模软件的同事。不同的软件工具意味着不同的文件格式,如何高效地合并项目文件,打通这些文件信息,则成为大型公建设计项目团队协作的关键动作。而D5团队版让此类大型项目的高效协作成为可能

D5支持与SketchUp、3ds Max、Rhino、Revit、Archicad、Blender、C4D 等软件接入实时工作流,实现模型、视角、灯光等数据与D5渲染器实时联动,为不同软件项目的合并奠定了工作流的基础。

在D5中,各类软件格式都可以转换为统一的.d5a格式,可以直接将项目的各个部分快速合并至主场景。

D5团队版多人编辑功能

基于项目合并,D5团队版衍生出多人编辑功能,根据团队分工,将一个项目划分成建筑、周边环境等多个工作集,每个成员专注各自的部分,多线并进。成员还可以随时查看其他部分的最新进展,时刻对齐工作目标,从而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D5团队版锚点评论功能

在浏览项目的时候,D5还支持在任意位置添加锚点,发表文字或图片评论,提出针对性建议。@对应成员,D5将自动发送邮件提示对方查收评论,及时同步,问题精准修改,本地办公、远程协作都能实现高效的在线沟通。

D5团队本地素材库

此外,D5团队版还具备Studio云空间、企业素材库、项目库,将团队的经验和集体智慧沉淀下来,可以重复利用,也有利于形成团队统一的风格和标准。

我觉得D5当前版本的功能已经超出我的大部分期待,上手也非常轻松简单。在使用过程中会看到,D5的底层逻辑、交互界面设计、工作流的设计都时刻体现着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对于用户来说非常友好。使用D5让我们事半功倍,而且产品研发升级对于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的功能需求响应速度也很快。

过去我们做建筑设计,觉得渲染部分的工作其实门槛挺高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或精力去做。现在有了D5这样的工具以后,我发现渲染的门槛变低了,在建筑师更聚焦于设计本身的同时,让渲染在设计过程中顺带能够得到一个高质量的结果,这对整个设计行业会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拓展阅读

欧博专访 | 突破传统的单向设计工作流

可视化和3D协作如何助力赢得方案丨上海 D+H 城市与景观设计事务所

AI时代的“走向新建筑”| 都研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