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携手清华景观学系打造「全球景观植物智能三维数据库」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入存量时代,以及数智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包括风景园林在内的空间干预型学科普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行业的精细化发展趋势更是对设计的品质与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以下简称“清华景观学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携手D5渲染器,就「D5全球景观植物智能三维数据库基础研究」项目展开合作,为D5素材库内置的植物提供了更加专业和精准的植物参考数据,让D5得以对繁杂的植物基础信息做更精细的统计和分析,以此开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方向性探索。

目前,D5渲染器在全球已累计超 300 万设计师用户,其中景观行业用户占比 30% ,在 AECOM 、奥雅、 ASPECT Studios 、 SWA 上海、山水比德、上海 D + H 、 UNStudio 等国内外知名景观设计公司工作流中创造价值。

依托与专业景观设计师合作共创,D5原创制作了海量实用的高质量 3D 素材。D5素材库已上架包含阔叶树、观花草本等 1100+ 种类在内的 3900+ 棵高品质自然植物素材,覆盖全球多区域、不同应用场景的专题植物资源,并支持散布、笔刷、路径布置等设计效率工具。

花镜植物专题
农作物专题
庭院造型植物专题
中国植物库

在合作中,双方将联合打造一个行业领先的全球景观植物智能三维数据库(以下简称“D5植物数据库”),旨在以数字化技术破解景观设计中植物选择与配置的行业痛点,通过整合多维度植物数据与三维可视化技术,推动景观设计向智能化、科学化升级,依托D5渲染器强大的自研产品能力,为全球景观行业提供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创新工具。

D5植物数据库将生长地域作为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总结植物的花期、果期、叶相、花相、形态、种植建议等信息。同时支持各地本土植物信息纳入,便于制定以乡土树种为基础,引入适应本地气候的外来树种的栽植策略。

D5植物数据库的动态展示可模拟植物的季节性变化与未来的生长状态,呈现植物的季相变化,验证选用植物对景观空间的影响。通过为设计师提供最直接的参考,确保植物选择具有环境适配性和项目可落地性,打造更具可持续性和区域特性的植物景观。

AI + 3D 植物景观设计工作流 —— 更智能更高效

目前D5海量的植物三维模型已经能够配合散布、笔刷、路径、植物组合等工具搭配使用,快速搭建场景。

D5开发的 PCG(程序化内容生成)工具「D5 Scatter」,能够一键自适应地形散布植物,遵循植物搭配规则,满足不同类型场地的植物设计需求,大幅提升景观设计效率。D5官方提供大量建立在实际项目拆解上的实用预设模版,散布后可灵活编辑,自由调整,也可保存自定义散布预设,同类项目一键复用。

D5 Scatter

设计师可以将实际项目中已验证可行性并落地的植物设计施工图导入 Scatter 分区贴图,快速自定义地块中不同分区的植物组团,并保存整体地块的植物设计为预设。 Scatter 预设可以直接调用于任意地块,并根据地块大小做出调整,过往设计资产可以复用到同类的项目中,提升设计效率。

随着D5渲染器的不断迭代升级,还推出了 AI 与 PCG 技术结合的更加智能化的 AI 设计助手,其中的「花境生成器」可以依据设计师输入的设计场地位置、花境偏好等信息,依托D5数据库与气候模型,智能生成精准适地性的花境设计方案。

在需要关注植物生物性与色彩、季相的花境的设计中,不仅让选材和配置更加简单,也提高场景布置可落地性。目前已经可以支持自然长效风格花境、自然即时风格花境、无花素雅风格花境三种风格设计模式,能适配大多数项目的花境设计需求。

花境生成器

随着D5与清华景观学系合作的深入推进,更精确的植物数据接入将会进一步增强D5渲染器植物设计相关功能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助力D5为全球景观设计师提供一个更专业、易用的设计工具。

未来展望

清华大学景观学系 许愿老师表示,科学化智能化的植物数据库在规划设计辅助、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科学普及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希望以此次项目为开端,共同探讨新技术在教学、科研与实践的深度合作。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设计研究所 易文静所长认为,系统、科学、多维度的植物数据库建设,将为数字化植物设计在园林景观、城市更新、生态修复、风景区规划等多领域的深入应用奠定基础。希望通过与D5的长期合作,形成技术共享、成果互补的合作机制,不断拓展和提升数据库的综合价值,共同探索数字化植物设计的新路径,推动风景园林行业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

未来D5与清华大学景观系将进一步扩展、细化植物库数据,逐步完善全球各主要地理区域景观植物信息。双方合作将会着眼于全球景观行业应用趋势的研究,不仅提供数据信息准确的景观植物库供设计师使用,也以数智化应用助力景观设计“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