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朱炜杰、许靓、聂雯琦
院校:浙江工业大学
院系专业:设计与建筑学院建筑系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张振彦
在校职务: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讲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su、cad、D5、ps、id。
2.作品名:光赋新生。
3.设计理念及思路: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的创新和散发活力是我们设计的目的,区位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敏锐的意识到了老旧城区和传统建筑高密度缺乏光照的问题,同时我们利用光与历史的相关性开展设计,抓住场地复杂的人流动向。通过建筑空间的设计,使得光环境,建筑历史气息,三方人流动线这三点相辅相成,成为设计的亮点。利用立体的空间设计,将三股人流先分流,再汇合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动线和光视线关系。利用光的特殊性质丰富空间感受,提升建筑与历史气息的适配性,将原有建筑以更加丰满的形式呈现给游客,同时活用场地周边建筑,让人们在参观建筑的同时,观赏到整个片区的风景,使得建筑成为商业区和居民区的过渡核心,活化老城区的空间体系,提高历史建筑的活力。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场地位于墨池坊片区之中。
5.场地分析:
空间重现:温州传统名居的特点是讲求原生,轻装饰,因此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空间结构的复原,只保留了原址较为明显的山花和台门装饰元素,我们利用光来重现空间的原生性和自然。汲取当地经典名居的空间特色尝试复原,转译,从而既起到保存老城记忆又起到区域活化的作用。
流线设计:基于场地特殊的人流属性,复杂的人流和功能聚集在一个300平的小房子中,流线规划和空间衔接显的极为重要,我们利用夹层和通高等多样的空间设计手段,使得人们流线具备高识别度和引导性,同时活化空间,将建筑原生的建筑记忆通过走动和丰富的视线关系传递到建筑的每一个角落。
在有限的占地面积内,我们将设计的重心放在立体空间的营造上,我们利用原有建筑3.9m的层高进行空间的发挥,在原有的楼板基础上新增2层楼板,并用通高的楼梯空间进行连接,顺势将天光引入建筑之中。新旧楼板间是历史与现在的交织和碰撞。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