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刘前葳
院校:同济大学
院系专业:设计创意学院设计学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无
在校职务:无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数位观察、SketchUp、AutoCAD、D5渲染器、Photoshop、InDesign
2.作品名:宛若飞虹 – 河南大学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
3.设计理念及思路:
大学体育活动中心作为校园内一处具有综合性功能的微型“社区”,在促进学生、教师与其他人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设计不仅要满足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更要考虑到如何吸引多种人群参与,营造一个和谐、活跃的校园氛围。本设计方案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内,希望打造出一个融合多元文化及功能的综合性体育活动空间。
以下为设计理念要点:
地理及文化背景:开封,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城市,曾是全世界最大、最富足、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在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创作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其中“虹桥”象征着沟通与联系,连接了城内外的生活,成为流动文化和商业活动的重要节点。
设计理念:本设计方案的核心理念正是以“虹桥”为灵感,期望打造一个能够有效连接不同功能区域的体育活动中心。以“虹桥”作为设计概念,强调体育活动中心作为一种空间媒介的功能。不仅要在建筑内部创造体育活动空间,同时也要将其与周边环境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多元交融的生态系统。通过借鉴“街市文化”,将体育场馆塑造成一个社交互动平台,使其能够自然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空间功能整合:体育活动中心的设计思路是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多种功能区域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里不仅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体育活动资源,还为教师和其他员工创造了一个互动空间。中心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营造出流动的、开放的环境,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校园的凝聚力。
社交空间的设计:为了进一步增强社交功能,我们将在场地内创造连接南北的户外滑板跑道。这一设计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运动选择,还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社交空间,供学生在上下课的间隙进行休闲和放松,节约步行时间。滑板跑道旁设置了休息区,配备座椅和绿植,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交流环境。
造型与象征意义:在造型方面,体育活动中心的整体设计将呼应“虹桥”的形态,宛如飞虹般的曲线寓意河南大学不断生长的动态发展。这一形态设计旨在传达灵动与创新的理念,同时与周围景观产生和谐的共鸣。通过这种设计,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空间,更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象征体,以展现出学校开放型、流动型和人文型的校园环境。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金明大道河南大学(新校区)内的一处空闲绿地。
5.场地分析:
本设计方案选址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内,河大新校区的设计整体突破了传统校园的注重终极完整规划的定式,将河大新校区规划为一个不断生长的动态发展过程,体现了新河大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基地位于校园东南片区的一处空闲绿地,用地面积36000㎡。场地东侧紧邻学生宿舍,西侧有良好的景观,南北侧分别是运动场和公共活动区域。
场地面临的问题:场地与西南侧教学区、北侧商业街、西侧景观带等周边区域缺乏紧密联系,是教学区与休闲生活区之间的巨大隔断;场地南侧远离商业中心,缺少购物点来满足室外运动场的紧急物资需求;场地需要考虑建筑空间的动态发展以灵活适应未来使用群体的需求变化。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