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信息
姓名:李璐阳
院校:信阳农林学院
院系专业: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李益南
在校职务:教研室主任
三、作品社媒链接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Photoshop、D5渲染器、Stable Diffusion
2.作品名:清荷漾“豫”江南
3.设计理念及思路:
设计理念:“豫风承韵,融梦江南”。
设计思路:本作品名中,“漾”作为动词,让我联想到荷塘水面的层层涟漪。“豫”作为我们河南省的简称,江南是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此刻让中原地区与江南联系起来,在设计中打破地域局限,跨地域融合意境,采取江南水乡的特色元素,对校园荷塘进行诗意设计,旨为于豫南校园中勾勒别具一格的梦幻景致。首先,作品命名上,巧用谐音之趣,“漾豫江南”的谐音是“烟雨江南”,给人一种宛如一条无形却柔韧的文化纽带,大胆地将底蕴厚重的中原大地与温婉旖旎的江南水乡紧紧相连。设计巧思打破地理隔阂,想让两种风格迥异却同样魅力非凡的文化,在校园方寸之间交汇、碰撞,滋养出独属于这片校园的多元文化土壤,为学子呈上一堂鲜活的地域文化课。其次,在设计方案上,针对校园内的荷塘景观进行精心雕琢,作品聚焦于校园荷塘这一核心区域,创新性地引入连廊架构,全方位、多维度地重塑周边景致,为打造一方独具韵味与功能性的校园景观。在荷塘边布置景观石,与荷花相互映衬,凸显刚柔之美;水生植物错落分布,营造生态群落,提升水域观赏性与生物多样性。设计还植入应季花卉,随四季更迭呈现不同景致,保证全年景观效果。在景观照明上,采取暖黄灯带、太阳能荷花灯,勾勒校园夜间景观轮廓,渲染唯美浪漫氛围,满足照明需求,提升夜间安全性与观赏性。在连廊内,安置风力感应风铃,借助自然风力,让铃声与自然之声相融,打造沉浸式声音景观,舒缓师生身心,强化景观人文与自然的和谐感。连廊的东西南北处,设计并打造功能性与观赏性兼具,还富有文化韵味的亭子,东区亭子来迎接每日第一缕朝阳,此处规划为早读、晨练的绝佳场所。南方亭子日照充足,通风良好,规划为师生课余休闲、畅聊的热门去处。能为小型学术研讨、社团活动提供场地,大家围坐其间,伴着荷风,头脑风暴、交流思想。北侧亭子的周边规划种植茂密的绿植,相对幽静,利于冥想、静思。荷塘西侧的亭子是赏落日余晖和晚霞映荷的不二之选。校园内摄影爱好者、绘画达人可以聚集于此,捕捉荷塘最美瞬间,照应作品设计理念:“豫风承韵,融梦江南”。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河南省信阳市信阳农林学院的校园内荷塘。
5.场地分析:
校园荷塘周边呈现出一种宁静、自然的氛围,路径由石板铺成,显得古朴自然。周边树木茂盛,树叶的颜色从绿色到黄色不等,树木的种类多样,增加了自然景观的层次感。路径的边缘没有护栏设置。灯光设施不足,夜间的光线荷塘附近较暗。
五、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