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 高校设计大赛2024

渔光跃影 – 基于古村再造理念下的广州渔村的重塑与再生计划

来自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冯俊熹、付可,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渔光跃影-基于古村再造理念下的广州渔村的重塑与再生计划》。本方案采用木构件模块化组合,创造多功能公共空间。项目位于广州番禺明星村港湾,旨在激活滨水区域,改善渔船停泊混乱和违章建筑问题。

听霂茶馆

来自黎明职业大学的白云飞、谢枫,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听霂茶馆》。本方案涵盖了文化融合与传承、空间布局与氛围营造、陈设与装饰、文化传播以及用户体验与情感服务等多个方面。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仅让茶馆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更在心灵上给予顾客一种深刻的触动和愉悦的体验。

期屿 Eutopia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黄琪、刘羽,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期屿 Eutopia》。本方案希望通过对北洋桥鑫园这个老旧小区的更新激发杨春湖地块的城市活力,让更多人能够来此发展,激发该地的潜力。

拾光幼儿园建筑设计

来自燕山大学的袁文浏、卞泽宇、穆华泽,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拾光幼儿园建筑设计》。本方案采用弧形和圆角作为为主要元素,弧线建筑的外观柔和流畅,与传统的直线建筑相比更具有亲和力和温暖感,适用于幼儿相关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可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友好、舒适的环境。

农旅相融·焕然一新

来自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孙婉婷、穆鸿杰,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农旅相融·焕然一新》。本方案旨在改造农村闲置房屋为农家乐,利用农村中心位置优势,低成本改造,提供自然体验、文化活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政策支持,适合各类游客。

极地漂浮式生态保护建筑

来自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许思远,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极地漂浮式生态保护建筑》。本方案旨在重建北极冰层,减缓全球变暖,保护北极生态。设计融合科技与生态,通过遮挡太阳光减缓冰川融化,同时产生可再生能源实现自给自足。

青林怡景 – 绿色模式下老年活动中心改造设计

来自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的梁浩田,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青林怡景 - 绿色模式下老年活动中心改造设计》。本方案在安徽省淮南市铁三处社区设计老年人活动中心,以自然元素融合打造宁静舒适的活动空间。中心分开放式一层和封闭式二层,满足多样活动需求。

笼米渔乐 – 海寿岛环岛线改造设计

来自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吴静怡,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笼米渔乐-海寿岛环岛线改造设计》。本方案旨在打造一条交通顺畅、安全舒适的环岛交通廊道,满足居民出行与旅游交通需求。构建连续且富有特色的景观体系,展现海寿岛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魅力,提升旅游吸引力。

社区的家 – 临时可移动装置设计

来自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苏宝芳,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社区的家-临时可移动装置设计》。本方案以液岩形状为核心设计元素,通过对其深入剖析与创新转化,构建起独特的建筑形态与功能体系,旨在达成多维度的设计目标,为特定区域注入新的活力与价值。

轻境 – 积庆里茶坊设计

来自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卢学谦,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轻境-积庆里茶坊设计》。本方案旨在打造一个宁静自然、风韵清新的茶文化体验空间。该项目将山、水、茶三者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具有生命特征的空间,旨在串联起一幅最美的茶田景色,为游客提供一次独特的茶文化之旅。

新巷闻·中山长洲旧城改造

来自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敏婷,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新巷闻·中山长洲旧城改造》。本方案旨在通过增加可移动装置来活化老城,保留历史建筑同时融入市井文化,重塑邻里友好生活。项目强调节约资源、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融合,重视旧城丢弃空间,激发社区活力。

岭南剪韵

来自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孔令坤,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岭南剪韵》。本方案旨在保留和弘扬佛山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城市功能和吸引力。设计方案将骑楼作为文化展示窗口,融入佛山手工艺、戏曲、美食等元素,增强建筑的文化魅力。

交集人生

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陈杨锐,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交集人生》。本方案旨在促进人际交往,解决网络社交带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设计利用“U”形和直线象征人与人的交集,创造交流空间。入口广场以石材和景观小品营造亲切氛围;休闲活动区配备休闲座椅和儿童游乐设施;静谧休憩区提供安静空间。

“城市客厅·光树悠境” – 废弃房屋活化设计

来自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的尹志鹏、汪美佳,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城市客厅·光树悠境”-废弃房屋活化设计》。本方案将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区滨海大道的废弃房屋改造成城市公共客厅“城市客厅·光树悠境”,融合“树”形态与现代设计。

他山之石 – 基于白石崇拜理念下的羌锋村博物馆设计

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金日、任嘉瑶,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他山之石 - 基于白石崇拜理念下的羌锋村博物馆设计》。本方案提取当地白石文化元素,在基地中植入白石形体建立建筑精神氛围。通过类型学研究,形态转译等设计手法勾勒建筑造型,提取符合基地要求,功能布局最合理的体块关系。

居住区规划设计 – 绿野之境

来自辽宁科技大学的孙钰健,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居住区规划设计-绿野之境》。本方案希望推广和促进碳吸收建筑的落成,以减缓甚至降低日益升高的全球气温。面对逐渐恶化的全球变暖问题,所有企业都有责任敦促并参与到当地政府所制定的减少碳排放的激励计划中,尤其是工业和交通运输相关的产业。

茶墨轻咖

来自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徐振宇、孙嗣城、蔡宛汝,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茶墨轻咖》。本方案进行了一次创意性的空间重构与功能升级,旨在将原本功能单一的快递站转变为一个多元化富有活力的校园社区空间,以满足师生访客的不同需求。

灵动雅居

来自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顾雨洁、褚欣怡,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灵动雅居》。本方案强调动静分区,确保孩子活动与大人休息互不干扰。设置儿童专属空间,配备必要家具和安全措施,如圆角家具和防滑地面。色彩以温馨柔和为主,风格现代简约,统一中融入亲子元素。

湖底星空

来自燕山大学的张译文、闫志宏、王彦宁、普荣斌、阳成,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湖底星空》。本方案通过激活以雁鸣湖为核心的区域活力,进而带动校园更广阔空间的生机。在保持雁鸣湖原有自然风光的基础上,通过细致入微的设计与改造活动,在湖面下方开辟新的空间。

云起

来自东南大学的刘以禅、成昊同、韦兆敬、康佳玮、蔡鐏鍠、王后春,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云起》。本方案旨在将一叠院居融入街区,活化街区生活并提升景观质量。设计考虑场地临小百花巷和侧对小区主入口的特殊位置,既塑造街道立面,又确保建筑的辨识性。

既下山·云溪舍

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郭嘉鹏、朱乐林、潘敏宜、黄元聪,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既下山·云溪舍》。本方案以“下山时”为灵感,旨在白云山双溪别墅打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放松空间,体现岭南文化特色。设计保留自然残缺,营造岁月感和粗糙感,提供柔软放松的安全感。

未来主义宣言

来自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的韩婷,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未来主义宣言》。本方案强调创新与前瞻性,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简约与功能性,以及个性与多样性。

农创云阁

来自深圳技术大学的唐盈、梁灏,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农创云阁》。本方案是一座集商业活力、办公效率与农业特色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设计现代简洁,以白色和灰色为主色调,配备绿色屋顶花园,强调节能环保。商场部分提供多样化商业业态,装修风格时尚现代,融合农业元素。

枯木逢春 –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高层商务酒店更新

来自华东交通大学的尹晓嘉,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枯木逢春 -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高层商务酒店更新》。本方案围绕“翠、智”——即生态与科技融合的理念进行创作,以当地历史人文、工业遗址为景观文化主线,将科技元素、生态理念、工业肌理融入设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