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 高校设计大赛2024

澜岸公园

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于泓然,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澜岸公园》。通过简洁的设计元素、纯净的空间形式以及精心的材质选择来传达一种高级的审美感受。在公园设计中,摒弃过多繁琐的装饰与复杂的造型,以简洁流畅的折线线条作为主要的设计语言。

丽江悦云酒店

来自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的尹嘉懿,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丽江悦云酒店》。本次整改项目的宗旨在于通过全面的建筑、景观及装修改造,将悦云酒店打造成为一家集纳西文化体验、现代舒适住宿与多功能活动空间于一体的特色酒店,尤其强调在后疫情时代下,为游客提供安全、健康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体验。

山林涧

来自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的颜才茗,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山林涧》。在城市的喧嚣与纷扰中,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然山林的向往从未泯灭。“林中漫步”主题景观设计应运而生,旨在城市的夹缝里开辟出一片山林寄慰之所。

艺术家营地

来自东南大学的刘昱廷和山东建筑大学的李同方,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艺术家营地》。设计主题为艺术家营地兼具展览、体验、办公、餐饮等功能,根据既有建筑的现实条件对空间进行置换更新,以功能诉求为前提对空间的发展予以研讨,更新活化场地以及周边空间。

和邻合里

来自成都锦城学院的雷事强、张晨、罗雪,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和邻合里》。该项目场地面积一万平方米左右,容积率2.4,建筑密度34%,建筑面积为24000左右,是集社区医疗、社区服务、社区养老以及商业农贸市场为一体的社区综合体。

桑榆悦享 – 基于银发经济背景下老年活动中心空间改造设计方案

来自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建设交通学院的钱雯、方正阳、李怡辉、蒋方怡,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桑榆悦享 - 基于银发经济背景下老年活动中心空间改造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为本,关爱至上。重点以老年人的需求和福祉为导向加以多功能性、适老化设计为设计方向,力争打造出一个多功能现代化的活动场所。

不闲书局 – 书吧空间设计

来自河南城建学院的李超,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不闲书局 - 书吧空间设计》。方案设计的是一幢独栋建筑,建筑的造型大致是两个坡屋顶的建筑进行交叉后再进行弯曲的形态,整个建筑是以传统与现代风格的结合,建筑整体以钢结构为支撑,并搭配木质结构进行建造。

归园

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方飞扬,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归园》。项目地点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街心公园,为了满足周边老年人休闲娱乐以及儿童玩耍的需求,将该公园改造成为城市地标建筑。该公园的平面图设计如油,色彩交融在一起,每个功能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结。

“交与汇” – 基于鲁迅美术学院浑南校区的教学空间设计

来自鲁迅美术学院的龚学凯,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交与汇” - 基于鲁迅美术学院浑南校区的教学空间设计》。教学空间的设置和装修需要精打细算的考量,与此同时在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教学空间中还需要营造模型和建筑工作间的氛围。尤其是针对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空间的布置和建筑材料、室内材料的运用更加重要。

采蓝 – 融入水元素的扎染工坊延伸设计

来自桂林信息科技学院的农金戈,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采蓝 - 融入水元素的扎染工坊延伸设计》。希望在小学的主体建筑内,建造一个工作坊以“多彩非遗进校园,文化传承润童心”为主题,具有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主题鲜明,个性突出,能够丰富了当代小学生的活动,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文化交流区域。

天域景源 – 适老化设计

来自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苗佳上,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天域景源 - 适老化设计》。适老化设计其实就是坚持以“老年人”为本,从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进行设计,完全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考虑设计,切实地感受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需求。

“一老一小”代际共融理念下的老幼共养空间

来自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谢婕娣,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一老一小”代际共融理念下的老幼共养空间》。该方案围绕 “老幼共托”新模式进行设计,在北京都市圈内独树一帜,巧妙融合了适老化趋势与幼儿园教育环境,旨在构建“一老一小”资源共享与深度代际互动的新空间。

晋韵园 – 文化传承与展示

来自山西青年职业学院的卜敏鑫、李佳睿、王琪,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晋韵园 - 文化传承与展示》。该项目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神秘而古老的山西。使用“晋韵园”三个字的标志性建筑“艺术化”的特点进行结合,其“晋”以山西简称,具有代表性而“韵”体现韵律悠长、婉转。

茶禅静舍

来自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建设交通分院的曹烨彬、徐烨,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茶禅静舍》。本案通过分析茶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点,促进乡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

TICA轻木结构会议模块

来自天津大学的张聿怀、杨玉玺,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TICA轻木结构会议模块》。该项目由加拿大木业协会提供技术支持与原料捐赠,并对设计的节点图纸进行了审核与意见指导。项目设计阶段完成了对详细节点的工程做法设计,包括了各个节点在内的构造层次设计与各个节点的连接设计。

折线数据可视化表达 – 高校图书馆设计

来自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建筑学的刘豪,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折线数据可视化表达 - 高校图书馆设计》。浙江工业大学本身弘扬意图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其大部分专业分布为理工类,同时在场地南侧为科技馆西侧为科技大楼和旧图书馆,具备科技和规整几何形态。

方圆之间 – 基于中国客家围屋美学的火锅店设计

来自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王星涛、陈成辉、甯昕,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方圆之间 - 基于中国客家围屋美学的火锅店设计》。本案探索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自助火锅餐饮商业空间的融合。方案传承和创新客家文化,为商业空间增添文化底蕴和独特视觉体验,为台湾同胞打造体验我国文化魅力的场所,增强民族认同感。

光赋新生

来自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建筑系的朱炜杰、许靓、聂雯琦,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光赋新生》。通过建筑空间的设计,使得光环境,建筑历史气息,三方人流动线这三点相辅相成,成为设计的亮点。利用立体的空间设计,将三股人流先分流,再汇合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动线和光视线关系。

瓜洲文旅设计

来自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胡政、周子健,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瓜洲文旅设计》。设计场地共分为三个部分,商业步行区居中,互动景观区居北,民宿休闲区位于设计场地的南部。通过诗词、诗境、诗杰、诗趣四大关键词,将瓜洲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相融合,打造全新的瓜洲古镇,赋予瓜洲新的文化传承展示方式。

元宇宙 – 温室图书馆

来自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周子健、胡政,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元宇宙 - 温室图书馆》。本案设计的温室图书馆,选址位于南京工业大学中央森林公园的树林中,模拟温室环境,旨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线上学习氛围,以及一种绿色自然的理念。

优伶之漾

来自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和福建理工大学的董东润、洪锦璇、黄玉淡,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优伶之漾》。优伶之漾,一座现代都市中的曲线型高层建筑,以其独特的双塔楼设计,成为城市天际线中的一抹亮色。这座建筑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居住或办公空间,它是一种艺术的表达,一种对城市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憧憬。

艺境空间,智系自然

来自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艺术学院的张能阳,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艺境空间,智系自然》。本次景观公园设计方案是以健康为本,智能融合,生态和谐为设计理念,全年龄段的综合体育公园,健康为本,强调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设计多样化的运动设施和场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运动需求的人群。

春涧翠影,智渡辰霄

来自的南宁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郑德武、何思慧、蒋稚稚,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春涧翠影,智渡辰霄》。本方案围绕“翠、智”——即生态与科技融合的理念进行创作,以当地历史人文、工业遗址为景观文化主线,将科技元素、生态理念、工业肌理融入设计中,打造一个满足游客居民休闲、运动、交流的城市生态公园。

此心归处·新农居设计

来自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系的靳新鹏、张子玥,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此心归处·新农居设计》。对村民住户的动作行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充分了解了使用者的习惯后展开设计,考虑美观的同时更加注重功能空间的设计。

水映巷陌 – 重庆山城巷侧庭空间公共艺术设计

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邱孟柏、陈欣欣、张翼术,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水映巷陌 - 重庆山城巷侧庭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方案是基于重庆山城巷侧庭空间的公共艺术设计,利用系列艺术装置、雕塑小品、地面铺装等设计手法,改善现有空间的废弃状态提高场域活力,更好的吸引公众前来打卡留念,对消极空间进行有效激活。

山环水绕 – 相映成趣

来自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周晗、任炯春,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山环水绕 - 相映成趣》。山环水绕,相映成趣。旨在以自然形态抽象得来的流线形式贯穿整个设计,结合场地现状,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一个集健康、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公园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