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 高校设计大赛2024

十张照片摄影博物馆 – 向死而生

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的方心,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十张照片摄影博物馆 - 向死而生》。本方案以三毛十张影像为线索,设计榆林古城文青部落博物馆流线。观众沿路线体验三毛人生,最终返回地面。

我爱我家 – 民居改造设计

来自枣庄职业学院的朱家硕、韩金辰、孙正阳、王加富、马庆水,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我爱我家 - 民居改造设计》。本方案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合理布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景观格局,最大限度地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雅韵奢尚

来自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的陈吉平、李婉尚,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雅韵奢尚》。本方案融合了现代简约风与奢华的质感轻奢风格,以精致优雅的姿态,诠释着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为居住者营造出了一个既舒适自在又充满艺术气息与尊贵感的空间环境。

雅室含韵:新中式卧居之美

来自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的周志文、欧惠君,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雅室含韵:新中式卧居之美》。本方案方案融合了这间卧室采用了新中式风格,巧妙地将传统中式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典雅、大气且富有文化底蕴的空间氛围

春申云间舍

来自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室内艺术设计的陈烨娜、陈美玉、张安玲、李明科、符欣怡、李骄,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春申云间舍》。本方案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强调功能与形式统一,采用大面积玻璃窗增加采光和景观视野。上海奉贤场地平坦,气候适宜,适合绿色景观建设。

青山里·又见青山

来自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的黎景泉、宁纪恒、黎积源、龚嘉程,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青山里·又见青山》。本方案“青山里·又见青山”以诗意故乡为核心,融入古诗词意境,尊重并传承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BOOK思议咖啡厅

来自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的谢瑞蕊,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BOOK思议咖啡厅》。本方案设计灵感,宛若山间流淌的清泉,它深深植根于我们对大自然那份无尽的敬仰与炽热的热爱之中。

归屿 – 聆涧

来自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谢一鸣,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归屿 - 聆涧》。本方案展示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村庄面临拆迁的命运。将拆迁村改造成中式民宿,实现空间的再利用,促进旅游业商业的发展,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傣韵万象

来自云南艺术学院的胡佳妮,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傣韵万象》。本方案尊重勐景来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将艺术馆的设计融入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中。

从“慢”到“漫” – 基于空间叙事的历史街区空间微更新设计

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杜冠机、熊圳双、王文婕、梁杰烽,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从“慢”到“漫” - 基于空间叙事的历史街区空间微更新设计》。本方案针对广州海珠区龙凤街道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保留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基础设施,打造“从慢慢到漫漫”的三段式叙事空间。

LINEⅠ – 创造集体记忆的线性社区中心

来自湖南大学的郭凡,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LINEⅠ - 创造集体记忆的线性社区中心》。本方案位于长沙东瓜山社区,旨在改造原有建筑,解决安全隐患并适应场地环境。通过线性建筑设计与无障碍坡道连接高差街道,增强社区凝聚力。

碳中和理念下的窑洞民宿空间设计

来自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的康浩博,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碳中和理念下的窑洞民宿空间设计》。本方案位于张家口桥东区东望山乡,融合窑洞文化与现代设计,采用黄土与砖石材料,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沼气能源,实现低碳绿色建筑

共生之境

来自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罗思平,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共生之境》。本方案在上海嘉定区嘉宁公园,以生态优先、艺术融入、互动体验为核心,优化功能布局,改善交通流线,调整植被覆盖,强化景观分区,提升公园生态服务功能和文化内涵,增强游客体验。

入木三分

来自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张进平,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入木三分》。本方案在四川达州罗浮广场公园东南角打造读书休闲空间,采用斜屋顶三角体设计,融合自然,提供交流、阅读、休闲区域,大量使用木质结构,强调环境融合,期望成为公园地标,促进社会和谐。

霓虹潮阅室

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张子强、陈千峰、吴球珂、颜才茗、汪洪洁,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霓虹潮阅室》。本方案位于四川资阳,结合成都美术学院资阳校区,打造阅读与潮玩空间。设计提取硬山顶元素,依地形调整建筑造型,将书吧嵌入山体减少噪音干扰

夯土记忆

来自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陈瑶,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夯土记忆》。本方案聚焦白杨村夯土民居保护,通过共建共享模式激活乡村文化记忆。保留传统建筑特色,运用单元体设计创造多样空间。设计策略涵盖环境融合、传统材料运用、生活方式传承及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Z时代 – 社区改造概念方案

来自南京传媒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的朱凛,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Z时代 - 社区改造概念方案》。本方案通过解构主义理念重塑社区空间,挑战传统设计,创造多元包容环境。旨在重塑空间认知,促进社区互动,支持多样化活动,体现文化多样性。

旧梦新颜•古意新居

来自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张菲窈迪,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旧梦新颜•古意新居》。本方案以“融合与再生”为设计理念,通过微调色彩材质、精选家具装饰品、优化空间布局,使传统中古风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林渊静泊露营地

来自河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叶汇丰、樊攀攀,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林渊静泊露营地》。本方案以自然眷恋和心灵宁静为设计理念,打造融合舒适性、便利性、美感与现代感的露营基地。位于江西九江湖口县,设有露营区、房车区、休闲娱乐区等。

锦绣·侗乡情 – 文化展馆设计

来自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龙珊珊、陈家豪、刘灿,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锦绣·侗乡情-文化展馆设计》。本方案是由侗族文化侗锦元素特点并结合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和现代建筑建设要求,构建出侗情朴实柔美与现代创新发展所融合出的侗锦非物质文化展馆。

宝钢工业遗产场址景观更新设计

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张昱琳、贾东林,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宝钢工业遗产场址景观更新设计》。本方案基地位于宝山产业规划园内,旨在将钢铁厂工业遗址转变为以工业为主题的景观公园。设计尊重历史文脉,挖掘场地潜力,提出五大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工业遗址绿色转型和文化重生。

舞敦煌·水映千秋

来自昆明理工大学环境设计的黄昕翔、刘铃,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舞敦煌·水映千秋》。本方案融合敦煌壁画舞蹈元素与现代滨水公园设计,打造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公园。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改善生态环境,传承城市文化。

红碑村社区改造

来自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校区的田怡斐、李禹睿、周雨婷,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红碑村社区改造》。本方案位于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红碑村,旨在设计一个集艺术、文化、健康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活动中心。针对当地缺乏休憩和娱乐设施、植被杂乱、停车规划缺失等问题。

重生 – 博山陶瓷琉璃文化展厅室内外空间设计

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陈展,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重生 - 博山陶瓷琉璃文化展厅室内外空间设计》。本方案灵感来源于琉璃浴火重生的制作,在外立面和景观设计中运用琉璃材质。本设计室外空间通过加建形成一个灰空间长廊,外立面墙体主要运用了古青砖和琉璃砖的不规则垒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