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新生 – 烟台市芝罘区朝阳街综合服务区新建

一、作者信息

姓名:雷成祥、刘家旋、綦宇扬、刘阳、刘学涛

院校:烟台大学

院系专业:建筑学院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高宏波

在校职务:老师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D5渲染器、SketchUp 2021、Adobe Photoshop 2020。

2.作品名:朝阳新生 – 烟台市芝罘区朝阳街综合服务区新建。

3.设计理念及思路:

“朝阳”即朝阳街,“新生”更新场地为其注入新活力。这次设计场地位于烟台市芝罘区朝阳街附近,场地原建筑为烟台山医院和恒丰银行,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文保建筑较多。其西侧为烟台著名旅游景点朝阳街和烟台山,东侧为举行重大活动的滨海广场,但其滨海广场以及朝阳街偏东侧存在严重的活力不足问题,而且在中部烟台山医院和恒丰银行严重隔断了两侧的交流联系。我们意图拆除原有建筑,设计出一个新型开放式、低密度街区式购物中心,来吸引、融合两侧以及周围人群,打破之间活力的不平衡,使朝阳街的人流与滨海广场相互渗透,从而使原有空间空间焕新,激发出朝阳街更大范围空间的活力。

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建案计划所触及的核心问题,关乎城市及其建筑的未来——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理想城市,承载什么样的城市生活;在城市演进的新旧交叠的过程中,又如何引导都市更新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片历史底蕴浓厚的地段,如何设计出适应改场地的设计?首先我们从城市天际线及周边环境考虑我们拆除了突兀的烟台山医院以及恒丰银行,接下来我们方案将从 – 开放街区、新旧融合、快慢呼应、文化传承、空间共享、永续都市出发。

首先街道是促进互动交流的平台,所以街巷生活和公共空间,是设计的关键。在突破建制化的都市设计方面,好的设计是以直接面对城市和公众空间的形式做建筑,并将市井生活埋藏在街坊和建筑的空间里,不拘形式,打成一片。在形态上,非外非内的短、窄、密的小街廓、多里巷的空间,依循着历史中城市固有的概念,呈现了比建筑更为重要的建筑群落之间的环境。此外,我们注重设计场地街区与周边广场之间的连通性,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交通环。这一交通环的设置,使得人流、车流能够更加顺畅地在区域内流动,方便市民和游客从各个方向便捷地到达商业区域和滨海广场,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对比在一个盒子的框架里策划空间而面对的界限,群落的建筑更具超越边界的特性;也因为是创意的中立区,所以更利于规划公众空间,进而包容不同年龄、社会阶层、族群、社会生活、文化资产、公共艺术、社区营造、环境再生、地方风土。

在公共空间的层面上,群落建筑中部分私属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而这样的公共空间可以作为广场或公园供人交流、休息。

我们将一个庞大的建筑单体拆分成几十个量体,其彼此貌似,不尽相同。但却定义着不同尺度和城市场景的组合。

在设计内部道路时,我们延续了朝阳街区内的道路,使整个区域应成为真正的24h“开放空间”,是公众可自由穿行的城市“街区”,便于通行;完美的过渡了活力充足的朝阳街到活力不足的滨海公园。另一方面,都市的穿越,让人们在通过和逗留的同时,可以欣赏到区内的环境景观和各种活动,使“逛”成为一种美好的体验和感受。从城市设计角度来看,“可渗透性”的街区也创造了视觉上的连接和延续,有助于人们对城市的识别和体验。群落间的那些与都市环境和文化遗存密切结合的广场、快慢区的街巷、保留院落、餐厅、剧场、夜店、花园、店铺等一系列空间与其活动,建立了一个欢愉、多元化的永续创意里坊。

所以,我们基于“面向公共空间和街区的设计学”。其方法,是探索几个基本的融合——空间策略和环境品质的紧密整合;生活体验性美学和生活方式与营商的结合;进而带动公众参与和创意社区的结合。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恒丰银行至烟台山医院区域。

5.场地分析:

场地位于烟台市芝罘区朝阳街附近,场地原建筑为烟台山医院和恒丰银行,现拟拆除。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文保建筑较多,其西侧为烟台著名旅游景点朝阳街和烟台山,东侧为举行重大活动的滨海广场,但其滨海广场以及朝阳街东侧存在严重的活力不足问题,我们意图打破之间活力不平衡,从而激发出朝阳街更大范围空间的活力。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