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 高校设计大赛2024

社区的重生 Rebirth of Community

来自米兰理工、哈佛大学的贾若、张宇,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社区的重生》。本方案旨在更新北京市索家坟小区的公共空间,通过改善型和提升型改造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生活质量。设计采纳儿童建议,融入“绿色共生”理念,创造人与动物互动的新型空间

新中式民宿

来自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的翟佳琪,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新中式民宿》。本方案以“返璞归真,亲近自然”为核心理念,提供宁静放松的空间,展示当地文化,成为自然与文化的连接。设计风格追求质朴田园风,选用当地自然材料,强调环保与可持续性。

竹影乐悠

来自广西民族大学的廖宁欣、甘卓凡、梁秀玉,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竹影乐悠》。本方案以竹子和音乐为主题,设计灵感源自林清玄的《随风吹笛》。庭院设计融合传统新中式风格,通过竹影、竹径营造宁静优雅的环境,同时划分多个区域,增加私密气氛。

共生·绿享 – 关于庆年坊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改造

来自温州理工学院的李沛蓉、孙炜楠、郑祥巧,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共生·绿享——关于庆年坊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改造》。本方案将街区内的建筑分为历史、传统、废弃、拆除、集合住宅、商业六大种类,针对历史、传统等保护建筑,纵向延伸其周边的绿地功能。

“针灸校园”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外楼梯及配套设施更新

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的卫季尧、张世远,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针灸校园”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外楼梯及配套设施更新》。本方案聚焦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实验楼的微更新,旨在解决西立面的封闭性、缺乏通风和空间局促问题。

火车开过来 – 清华园车站开放空间设计

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张亿,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火车开过来 - 清华园车站开放空间设计》。本方案旨在通过一条历史线连接多个记忆场,在满足社区公园基本功能的同时通过线性叙事手法唤起那段被尘封的记忆。

深泽县直播基地

来自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的张佳旺,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深泽县直播基地》。本方案旨在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旅游、引进创意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培育新型农民来带动家乡特色和经济流动。

悠云逸舍 – 室内设计

来自中原工学院的叶静静,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悠云逸舍 - 室内设计》。本方案旨在创造一个既现代又温馨的居住环境。首要原则是满足居住者的功能需求。通过选用天然材料和柔和的色彩,将户外的自然元素引入室内,同时利用现代设计的线条和形式,打造出既舒适又具有现代感的空间。

赤橙黄绿青蓝紫大学生公寓活动中心

来自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的王越、邹全,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赤橙黄绿青蓝紫大学生公寓活动中心》。本方案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为主题,灵感来源于光的色散和彩虹的七彩光芒。彩虹以其独特的色彩组合和梦幻般的线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成为自然界中的一道美丽风景

中式口袋公园

来自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的董佳颖,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中式口袋公园》。本方案以中式园林为设计蓝本,巧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营造出一种既古典又时尚的氛围。步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巧精致的牌楼,它作为公园的入口,不仅起到了引导人流的作用。

流动绿洲 – 深井公园康养空间改造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梁晋豪、吴智莹、陈宇婷、陈绍奇、胡馨予,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流动绿洲 - 深井公园康养空间改造》。本方案的设计理念和思路是从结合现有的村落轴线肌理和文化输出入手,以老人的康复养老体验为主要对象。

龙城八景探古今 – 展厅空间设计

来自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田博,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龙城八景探古今 - 展厅空间设计》。本方案以“西郊新生为主,市井印记为辅”,融合市井、古今八景,从而通过交互式展览和虚拟现实的体验来展现古井烟火连今市以及通过多元化的设计表达古今八景映时光的文化传承形科技展馆。

极致·极限运动体验中心

来自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唐美琼,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极致·极限运动体验中心》。极限运动活动中心致力于为极限运动爱好者打造一个集挑战、创新、安全与社交于一体的专业空间,融合自然元素与现代科技,激发参与者不断突破自我,感受极限运动的独特魅力与精神内涵。

生命之树

来自宁夏大学的赵勇,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生命之树》。本方案通过“生命之树”的设计主题,逸夫楼的改造不仅在功能上进行了优化和提升,还注入了更为深刻的象征意义。整个设计传递着“成长、繁荣与交流”的核心理念。

乡韵楠舍

来自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沙婧怡,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乡韵楠舍》。本方案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承载记忆、传承文化的地方。可以在设计中加入文化展览空间或社区图书馆,展示本地传统文化或历史,让这一空间成为文化交融的“楠舍”。

乡村微更新 – 从闲置农宅到乡村振兴工作站

来自东南大学的司可月、陈勤、顾钰婷、张颖晖、吴书玮、杨于莺,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乡村微更新 - 从闲置农宅到乡村振兴工作站》。本方案紧密围绕村庄现有建设情况以及用地条件,充分吸纳村民的使用诉求,展开系统性规划与设计工作。

百合花田石筑轩

来自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的陈奕琳、童榆博,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百合花田石筑轩》。本方案以“自然、文化、创新”为核心设计理念,通过精细化设计和改造,使闲置绿地焕发新生,成为连接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新华·新章 – 触媒效应下的乡村文化共荣发展探索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李旻哲,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新华·新章 - 触媒效应下的乡村文化共荣发展探索》。本方案聚焦于中国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的一处旧建筑改造工程,旨在焕发松阳县新华书店这一历史地标的新生,使其不仅成为知识的宝库,更是情感与记忆的载体,以及城市文化的鲜明标识。

亭池雅境

来自无锡太湖学院的顾蕊,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亭池雅境》。本方案承载校园文化,铭刻校史、展示办学理念;池畔设文化墙,陈列传统工艺、地方非遗。期望学生穿梭其中,汲取先辈智慧,担起传承文化、弘扬精神之责。

修复·新生

来自重庆交通大学的刘晓然,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修复·新生》。本方案根据场地一面临江的特性,设想将整个流线从旁边的公路引入,最后流线终点是面江的退台处。整体的建筑高度也是由高到低,顺应地形,保留一个很好的观景视线。

未来节奏 – 李宁品牌概念店设计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的徐锦滔,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未来节奏——李宁品牌概念店设计》。本方案设计理念巧妙融合了流畅而富有动感的曲线美学,通过鲜明的红色、纯净的白色以及闪耀的银灰色形成强烈而和谐的视觉对比。

创意驿站公园

来自广西民族大学西校区的吴依瞳,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创意驿站公园》。本方案以“创意无限,绿意盎然”为主题,以绿色生态为基础,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创造一 个具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校园绿地空间。通过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景观和设施,鼓励人们在这里交流思想、激发创意、放松身心。

梦想启航

来自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的邹全、王越,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梦想启航》。本方案以 “梦想启航” 为核心主题,所有的设计元素与功能布局均围绕此展开。旨在为有梦想、有创意的人群提供一个能将梦想付诸实践并茁壮成长的平台。

时空重链 活力复生 – 基于“共享社群”模式下的哈密市开放式社区花园更新设计

来自石河子大学的盛欣艳,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时空重链 活力复生 - 基于“共享社群”模式下的哈密市开放式社区花园更新设计》。本方案旨在哈密市伊州区打造共享社群主题的社区花园,通过链接灰色空间释放场地活力。设计考虑当地居民需求,利用场地特色,以鲜明色调营造热烈氛围。

何为多义XIN|建筑系馆设计

来自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的吴颖怡,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何为多义XIN|建筑系馆设计》。本方案,以致敬为源,通过“凝望”、“消隐”、“漫游路径建立”,探究新与旧、虚与实、厚重与轻盈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到当代建筑教育的时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