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时Yueshir”工人文化宫城市书房概念设计

一、作者信息

姓名:郝建鹏

院校: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院系专业:建筑工程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二、指导老师信息

姓名:江尔德、法洪蔚

在校职务:教研室副主任、助教

三、作品社媒链接

点击查看完整作品

四、作品信息

1.工作流:AutoCAD、SketchUp、D5渲染器、Photoshop

2.作品名:“阅时Yueshir”工人文化宫城市书房概念设计

3.设计理念及思路:

以“大家的书房”为设计核心,将传统私人书房转变为共享的城市阅读空间,目标是营造和谐、舒适、多功能的公共场所。设计主题“阅时”(阅享静谧,时光安然)通过引入自然采光和绿植点缀,结合智能化与绿色设计手段,打造通透、温馨且具有活力的阅读氛围,实现空再间的人性化与功能性的高度融合。

空间布局与环境营造:采用大空间、开放式的布局,减少隔断,墙面墙面以玻璃幕墙为主材,结合低辐射玻璃技术,提供开阔视野与自然采光效果。引入智能调光玻璃,适应不同光线需求,增强空间的舒适性与环境互动感。

功能分区合理:根据功能需求,空间科学划分为阅读区、儿童区、休闲区等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保障独立功能的同时,通过可移动隔断实现灵活多变的布局,满足不同活动场景需求。

融入文化元素:结合地方文化符号,采用环保艺术涂料、可持续木材及立体绿植墙面,打造

具有地域特色与生态融合的文化空间,营造清新优雅的阅读环境。

人性化的阅读设施:选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与沙发,配置智能升降桌和多功能插座,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便利性,为读者创造更高效的阅读体验。

智能化设备:引入自助借还书机、触控电子阅览设备和紫外线图书消杀设备,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书籍的高效管理与安全消毒,提供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服务。

数字化资源:设置数字阅读专区,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与全息投影设备,为电子书、有声读物等数字资源提供沉浸式体验。

休闲服务:设置咖啡吧、轻餐饮区等,为读者提供饮品和小吃,让读者在阅读之余可以享受休闲时光,增加书房的吸引力。

文化活动举办:通过声学优化与智能灯光控制技术,打造多功能活动区,支持读书分享会、讲座和亲子阅读活动,促进文化互动与社区交流。

阅读区

设计亮点: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及可调柔光照明系统,满足个体与团队阅读需求。

信息化应用:引入低蓝光护眼灯具与智能座椅预约和定位系统,优化用户体验。

材料技术:使用耐磨抗菌织物与环保木材,确保健康与可持续性。

休闲区

空间特性:结合轻食与咖啡服务,为互动交流提供轻松的场景。

数字化设备:配置智能自助咖啡机和高效空气净化系统,提升环境健康指数。

创新工艺:使用抗污耐用的桌面材料,强化空间的实用性与美观。

儿童区

设计特点:运用鲜明色彩、安全环保的家具与装饰,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智能互动:结合增强现实(AR)技术,展示互动绘本,提升学习趣味性。

工艺优化:选用软质防撞边角和耐刮擦表面,保障安全与耐用。整体设计通过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入,结合新材料与创新工艺,打造绿色、高效、共享的城市书房。设计在满足现代化城市生活功能需求的同时,提升了文化氛围与科技赋能的空间体验,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助力学习与交流场景的全面优化设计亮点。

4.所选场地的具体位置: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环翠路与学耕路交叉口西南120米处工人文化宫三楼。

5.场地分析:

工人文化宫位于东港区人流量密集的区位,靠近万达广场,地理位置优越,周边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还有曲阜师范大学和山东体育学院等多所大学,这样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周边社区居民的教育水平、文化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周围交通非常便利,无论是步行、骑车还是驾车都能轻松到达。

工人文化宫是工会组织举办的,为广大职工及其家属提供文化、娱乐、休闲等服务的场所。工人文化宫的产生与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的发展紧密相连。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工人文化宫组织工人学习文化知识,开展扫盲运动,同时也有各种戏曲、歌舞表演,成为职工们业余时间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因此工人文化宫作为城市书房设计的选址十分的合适。

以上设计强调新材料、新技术与智能化应用,融合功能性、文化性与绿色设计理念,为城市共享书房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五、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