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 高校设计大赛2024

以微见著,焕活空间

来自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泽宇、汪盈,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以微见著,焕活空间》。通过精细化的微更新设计手段,在满足单身居住者基本生活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营造出一个富有个性、舒适且充满活力的居住环境,让小空间也能承载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展现独特的生活品味与格调。

溯洄重游

来自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的王浩然、周钇霏,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溯洄重游》。本设计致力于创建一处集展示、教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场所,不仅重振彭镇历史荣光,更激活其未来发展潜能,成为承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桥下驿丨胜陆下·梅巷里

来自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陈浩翔、马婼雯、黄昭婷、黄欣怡,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桥下驿丨胜陆下·梅巷里》。本方案旨在对桥下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和改造,以“邻里互助”、“业态可更新”、“街巷文化”为特色,充分利用“5+2”生活和节事的特性,为周边村落提供一个便利的聚集地。

隐世·吟诗

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袁彪,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隐世·吟诗》。本方案设计一个占地2200平方米的“小隐于世”公园,旨在为25至35岁高压人群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缓解焦虑的场所。融合太极文化和禅宗思想,强调内心平衡与自然和谐。

工筑艺坊

来自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的汪弋凯、颜李鹏、王娴,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工筑艺坊》。本方案是一个位于武汉纸坊街的阳光100凤凰街,以装配式结构为特点的文创改造活动中心,旨在提供一个灵活多变、创意无限的活动空间,同时体现现代工业风的独特魅力。

荷光径

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许智诚、陈钊汶、张一、王一域、刘晓珊、杨小莹,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荷光径》。本方案充分结合场地现状与用户需求,通过现代算法优化设计路径与功能分布,构建了一个兼具生态效益、儿童友好与社交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口袋公园,为城市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与自然之美。

西安灞河广运潭段水体景观微更新

来自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武诣强,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西安灞河广运潭段水体景观微更新》。本方案旨在更新西安灞河广运潭段水体景观,强调生态优先,提升水体质量,丰富生态系统,融入隋唐文化元素,优化休闲功能,增强景观吸引力。

敦煌博物馆

来自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建设交通分院的柳艳沣、汪静雅,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敦煌博物馆》。本方案为以敦煌丝绸文化为核心,融合历史、艺术、科技元素,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让观众领略敦煌丝绸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历程与独特魅力,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工艺,激发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望亭镇农业文化博物馆

来自的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吴昀希、蔡洁妤、吴林、沈欣悦、钱梦菲,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望亭镇农业文化博物馆》。本方案旨在通过改造老旧房屋,打造一个展现当地农业文化和历史的互动型博物馆。方案强调农业文化传承,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分为六个空间,包括农耕历史、乡村生活、农耕工具技术、农耕精神传承及未来发展展区,旨在推动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发展。

GH.DESIGN极邸设计体验中心 – 空间改造设计

来自的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李思仪,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GH.DESIGN极邸设计体验中心 - 空间改造设计》。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展示、体验、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高端卫浴改造中心,满足追求品质生活与现代设计美学的消费者需求,同时与苏州的地域文化特色相呼应,在繁华都市中独树一帜。

荷韵新村社区改造方案

来自的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陆忻岑、马馨怡、朱昕妍、陆语晨,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荷韵新村社区改造方案》。本方案打造了一个共享、舒适、多样性相结合的社区中心,提供较为方便快捷的功能设施服务,给居民提供多样性的社区体验。

坠梦

来自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张铭杰,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坠梦》。本别墅设计方案以简约风格为主,融合现代与传统,旨在为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主角提供一个心灵慰藉的家园。设计注重自然光与环保材料,营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溯源茶馆

来自五邑大学、广东理工学院的汤昊霖、蔡嘉豪,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溯源茶馆》。本方案旨在打造一处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之地,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设计以“溯源”为核心,意在引导人们回归自然,享受纯粹的茶香时光。选用原木、石头和室内竹林作为主要设计材料,旨在营造一种质朴而自然的氛围。

第一甲 – 参与式理念指导下乡村水产养殖基地向研学基地的微更新设计研究

来自东华大学的荣怡宁、李迅、林雨菡,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第一甲 - 参与式理念指导下乡村水产养殖基地向研学基地的微更新设计研究》。本方案秉承参与式设计的核心理念,以“场地IP+运营模式+特色故事”为定位,探索将乡村老旧水产养殖场打造为一个亲子研学基地。

十一小栈

来自山西青年职业学院的韩聪,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十一小栈》。本方案基于山西传统窑洞改造,保留其冬暖夏凉、坚固耐用的特点,同时引入现代化设计,如落地玻璃窗以改善采光。项目旨在提升窑洞美观,保留传统文化,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世外桃源”。

叙兰时民宿设计

来自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邬羽芊,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叙兰时民宿设计》。本方案本方案旨在通过改造闲置房产或老旧建筑为民宿,把握旅游复苏商机。设计将融入当地文化,提供个性化住宿体验,满足游客对新鲜和深度游的需求,同时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触源新能源展厅方案

来自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管加龙、韩亚成、王羽坤,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触源新能源展厅方案》。本方案旨在展示能源与人口发展的历程,强调新能源技术的教育意义和互动体验。通过历史能源使用场景复原和多媒体互动装置,让参观者理解能源危机的形成。

栖鸟倦·驿路缘 – 民宿改造设计

来自的四川师范大学的陈慧、陈世杰,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栖鸟倦·驿路缘 - 民宿改造设计》。本方案意在为旅途疲惫的人们提供一个休息之所,远离城市喧嚣,隐于山水之间,感受自然之美。设计理念以“以新仿旧”为核心,打造富有艺术底蕴的空间环境,旨在重新赋予建筑新意义,传递旧物新生的设计理念。

铁盒子 – 香山古城尊仁里4号建筑改造设计

来自的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黄耀明,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铁盒子 - 香山古城尊仁里4号建筑改造设计》。本方案旨在将中山市石岐香山古城的尊仁里4号历史建筑改造为精品酒店,以激发老城区活力并促进商业发展。

村庄焕新在微处之村民活动中心微改造

来自的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的张佳文,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村庄焕新在微处之村民活动中心微改造》。在设计乡村社区中心时,我们采取了以人为本、文化传承和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打造了一个多功能、文化丰富且环境友好的活动空间。

母爱续航站 – 基于“低技理念”的城中村微更新

来自中南大学的郭新科、胡雨湉,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母爱续航站 - 基于“低技理念”的城中村微更新》。本方案针对长沙市开福区蔡锷中路城中村片区,关注陪读母亲的需求和片区自建房违规问题。安全改造和屋顶空间利用,创建公共空间,提供社交、心理咨询、育儿交流和亲子活动等功能

织补浙乡,灵启东关

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的王雨煊、李淑晴、黄裕婷、王世杰、胡恩茜、王博逸,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织补浙乡,灵启东关》。本方案本作品以“织补乡村”为核心理念,聚焦高铁上穿背景下的乡村空间割裂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旨在实现空间连续性、人文活力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老城新相 – 韩城老城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设计

来自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朱梓萱,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老城新相 - 韩城老城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本次韩城老城历史建筑与再利用设计,通过修复保护、轻度干预、残骸复建和四合院居民社区设计等策略,实现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升了老城区的活力和吸引力,传承和弘扬了韩城传统文化。

云卧林峄民宿空间设计

来自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的高栋亮,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云卧林峄民宿空间设计》。本方案以湖中岛为中心,采用向心形布局,融合齐长城文化元素,打造现代中式风格。设计包含客房、休闲餐饮、办公洽谈等多功能空间,通过水景院、硬质铺地和庭院划分功能区。

湖畔意澜 – 集装箱改造别墅空间设计

来自的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王佳婧,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湖畔意澜 - 集装箱改造别墅空间设计》。本方案本设计充分体现了对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选择废弃的集装箱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将其改造为别墅空间。

“半岛黎园”基于非遗文化基底下的生态共享活动公园

来自的中央美术学院的成旺蛰,带来首届D5杯高校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半岛黎园”基于非遗文化基底下的生态共享活动公园》。本方案通过解析《千里江山图》的山水意向空间,分析传统园林的蓝绿空间和路网关系并进行提炼,结合实际基地与河道的关系,提出了“半岛黎园”的设计概念,并把温州的绿色基底和红色文化两大内核,实现非遗文化基底下的多年龄段共享的生态活动公园的打造。